《十诫》:展示人与人之间微妙关系的私人史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十诫 720p 《十诫》:展示人与人之间微妙关系的私人史诗

《十诫》:展示人与人之间微妙关系的私人史诗

2023-04-03 06: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步入长夜之旅

《十诫》海报

前 言

今年6月27日,是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诞辰80周年。基耶斯洛夫斯基生于波兰华沙,早年进入罗兹电影学校学习。之后,基斯洛夫斯基开始制作纪录片。基斯洛夫斯基早年的记录片关注于城市居民、工人、士兵的日常生活。此后不久,基斯洛夫斯基放弃了纪录片拍摄,转而开始进行剧情片创作,拍摄了《生命的烙印》《电影狂》《机遇之歌》等作品。在这一时期,基斯洛夫斯基与同时代的波兰导演一起,包括亚努什·吉约夫斯基、安杰伊·瓦依达和阿格涅丝卡·霍兰等拍摄的作品被称为“道德焦虑电影”,关注不良体制重压下的日常生活。

《十诫》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波兰时拍摄的电视剧作品,该剧包含十部短片,每一部都基于十诫中的一条戒律,并将故事安排在了当代的华沙。《十诫》之后,基耶斯洛夫斯基在法国拍摄了四部作品,即《两生花》和《蓝白红三部曲》,赢得无数好评。今天,我们为读者译介了美国《电影评论》杂志对《十诫》的评论,以此来纪念这位始终关注普通人生活,将宗教日常化、日常形而上化的电影大师。

《十诫》北影节放映安排

9月29日 12:00 地质礼堂 上半部分

9月30日 12:00 地质礼堂 下半部分

译者:Oktober

努力看到另一半。

真正的杰作永远不会随时光流逝而暗淡,即使有时它们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到达我们身边。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诫》就是如此,它由Facets发行,作为一部令人惊叹的作品,在千禧年之后依旧历久弥新。基氏的这部杰作于1988年在波兰制作完成,共由十集组成,每一集都来源于十诫中的一条戒律。这是一部雄心勃勃,完成度极高的电影作品,即使它鲜少放映。虽然自九十年代以来,在一些在电影节或部分城市的独立放映中观看过它的美国严肃影评人中,《十诫》获得了几近传奇的评价,但它对大多数高知的美国影迷来说仍是陌生的。这部分是由于它非同寻常的形式与时长(接近十个小时)。但主要原因还是它在北美的发行不力。

《十诫》剧照

这一困境与影片的质量或观众口味并无关联。影片在1988年和1989年在波兰电视上放映时,获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与好评。基耶夫洛夫斯基和皮耶谢维奇在东欧剧变时期写下了《十诫》的剧本,当时波兰正处于从社会主义转向民主政治的阵痛期,我们可以感受到作品中与时代浪潮呼应的部分。在稍早期的安杰伊·瓦伊达执导的《大理石人》和《铁人》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但与瓦伊达不同的是,基氏并不聚焦于社会的剧变,相反,他的影片更像是一幅巨大的展示了个人情绪以及人与人间微妙联结的壁画,是一部私人的史诗。

《十诫》剧照

初看之下,基氏展现给我们的故事场景似乎非常狭窄——几幢位于华沙的高层公寓楼,隔着一个贫瘠的庭院相对而立。这幢建筑里居住着影片中大部分的主要人物,包括医生、教师、出租车司机、邮局职员等中产阶级。(影片阵容囊括了一批波兰当代演员,包括瓦伊达影片中的标志性人物达尼尔·奥勒布里斯基、性感女星格拉日娜·沙波沃夫斯卡、喜剧演员耶日·斯图尔、米洛斯洛·巴卡、阿德里安娜·别德耶斯卡、玛雅·芭蕾科沃斯卡、出演过克日什托夫·扎努西《寂静太阳年》及其他作品的马娅·科莫罗夫斯卡以及波兰新晋打星博古斯瓦夫·林达。)《十诫》各独立章节中的大部分角色都互不相识,有的仅仅有过一面之交。他们都是孤立的,对彼此的故事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即使故事随着发展转移到了城市或乡间,基氏也总会将他们推回到高楼如塔般高耸的墙壁和单调的窗格间。在那里,他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冲突、背叛、爱欲、救赎与灾难的完整世界。

《十诫》剧照

以下是按顺序排列的分集简介:

十诫之一:(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一个笃信电脑权威的大学教师,在孩子掉下被电脑判定为是安全的结冰的湖面后信仰粉碎的故事。

十诫之二:(毋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一个年老的医生必须决定是否欺骗一个绝望的怀有身孕的年轻女人,她的丈夫可能无法从绝症中痊愈。

十诫之三:(守瞻礼主日。)平安夜,一个已婚的出租车司机(奥勒布里斯基饰演)跟着旧日情人,穿越华沙,展开了一段无果的追逐。

十诫之四:(孝敬父母。)一个与父亲同住的表演专业学生,发现了一封来自已故母亲的信,而它可能会揭露一个被埋藏至今的关于她身世的秘密。

十诫之五:(毋杀人。)《十诫》中最好的分集之一,完整版本作为《杀人短片》发行。一个自外地流浪于此,看似心理变态的年轻杀手,残忍地杀害了一个出租车司机。为他的死刑案件辩护的律师见证了这两天里发生的关于死亡的故事:谋杀与行刑。

十诫之六:(毋行淫邪。)完整版本作为《爱情短片》发行。一个害羞的年轻邮局职员以及牛奶工,时常隔着庭院的距离,通过望远镜偷窥一个年轻女人(沙波沃夫斯卡饰演)不拘的情事。男孩爱上了女子并被发现。愤怒之下,女子打破桎梏,给了男孩一个教训。然而,一个悲剧接踵而至。

十诫之七:(毋偷盗。)一个美丽而忧郁的年轻女子,她的私生子被自己的母亲当作女儿抚养。她绑架了孩子并将其带到亲生父亲(林达饰演)身边,绝望地渴盼建立起真正的家庭关系。

十诫之八:(毋妄证。)一位著名的伦理学老教授与一个犹太女孩重逢。她们的第一次相遇在二战期间,而那时她曾拒绝为其提供帮助以躲避纳粹。

十诫之九:(毋愿他人妻。)一位曾经风流成性的医生,由于疾病而无法正常进行性生活。他因为妻子与一个年轻男人的婚外情而备受折磨。

十诫之十:(毋贪他人财物。)一对兄弟,一个是摇滚乐手,另一个传统又保守。他们发现刚去世的父亲在其公寓里收藏有价值高昂的邮票。而面对纠缠不断的骗子与意料之外的遗产,他们感到无比困扰。

《十诫》剧照

《十诫》中的每一集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故事欣赏。事实上,十集中在欧洲受到最多好评的是有独立版本发行的十诫之五和十诫之六。《杀人短片》同时获得了戛纳的评审团大奖和欧洲电影奖的最佳影片奖。然而,《十诫》的每一集虽然是独立的,但却能聚合成为一个宏大的整体。一个完整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主题的不断再现与发展,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作为背景出现在其他故事中。每一个分集由一个神秘、无处不在的金发男人联结在一起。他总在关键时刻出现,带着旧约式的激情,悲悯地审视一切。(如果说《十诫》就像另一部不存在詹姆士·斯图尔特的《后窗》,那么这个反复出现的陌生人/窥视者某种程度上就起到了填补斯图尔特作为“意识的中心”角色的作用。)就像罗伯特·阿尔特曼在《银色·性·男女》中使用反复出现这一手法作为叙事的粘合剂,它业已成为一个重要的主题。已出现过的重要人物在其他故事中作为背景的再现,其实是在提醒我们生活的内在联系。我们从不是孤岛。没有人是次要的。

《十诫》剧照

可以说《十诫》拍摄的灵感是来自于它的争议和说教性(而不是一些新保守主义者可能解读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论)。基耶斯洛夫斯基和皮耶谢维奇想探寻的是,为何这些久经时间考验并已经成为西方文化之道德基石的戒律,是如此难以遵守。(或者如基氏说的:“六千年来,这些规则已经成为了不容置疑的绝对权威。然而,我们却每天都在打破它们。”)《十诫》是疏离的、叛逆的、讽刺的。基氏用这些戒律将社会和戏剧角色置于解脱和恒久的道德批判之下。

《十诫》就像所有那些伟大的电影一样,已经超越了其表层意义。它是一部“遗嘱”电影,就像《双虎屠龙》和《芬妮与亚历山大》,导演在其中总结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自我。在第六集和第九集中(在《蓝白红三部曲之红》中也是类似),基氏近乎着魔地描绘了其中的偷窥者角色——痴迷于监视所爱之人或窥视邻居的男人——我们可以从他的创作中感受到强烈的联结。因而无怪乎几乎从最早期的电影开始,基氏的摄像机就一直充当着偷窥者的角色,带领我们四处游荡并且展示那些似乎是越界或危险的东西。(在1979年的《影迷》中,一个工人成为了不断拍摄的纪录片制作者,做着他本不该做的事;在1984年的《无休无止》中,一个律师因为死去,变得能够游离于生者之外俯视一切。)

《十诫》剧照

基氏最伟大的天赋正在于他能够制造出一种窥探现实的幻觉。他最初是一位纪录片导演(伊朗的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和匈牙利的久拉·加兹达格也是如此)。基氏于1941年出生于华沙,毕业于洛兹电影学院。他是波兰道德焦虑电影派(The Cinema of Moral Unrest)的成员(瓦伊达和阿格涅丝卡·霍兰也在其中)。在最初的十年,他作为一位优秀的纪录片导演,摄制了一些纪录短片。(他的很多早期作品,特别是1975年的《人员》和1976年的《医院》,都值得一提。)作为一个作品充满批判性与纪实性的电影人,基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隐晦与直白间不断切换。那些事件表现出噩梦般的残酷与令人惊异的清晰,最终呈现给我们的是:伪装成卡夫卡的怀斯曼与嫁给肯·洛奇的伯格曼。

基氏在国际上最受欢迎的作品《两生花》和《蓝白红三部曲》,都是使用他不擅长的法语拍摄的。几部片中富有魅力的女主演(伊莲娜·雅各布、朱丽叶·比诺什、朱莉·德尔佩)在妆造及拍摄方面都远比基氏之前的纯波兰电影作品要华丽精致。基氏并不像《两生花》的批评者所说,只是一个兜售幻想的无聊的人,他是一个睁大着双眼的观察者,全神贯注于生活的表象与神秘的内在。他的波兰作品,特别是《十诫》,都明显展现了他锐利的观察目光。

《十诫》剧照

基氏的作品中常常贯穿着一些重要的线索。选择是宿命。美丽之下是痛苦。孤独是一种幻觉。我们是迥异的。罪孽是不可避免的。灵魂就是肉体。电影就是人生。《十诫》作为基氏最重要的一部关于窥视的作品,将这些线索联结到了一起。影片中展现的那幢华沙的高楼里,是一群怪异却紧密联结的居民,时刻涌动在他们周身的是焦虑。我们看到的是一面巨大的,反映着社会裂缝的镜子,其中充满了犹豫、不安、直接与“道德焦虑”。唯独其中的最后一集是诙谐的——耶日·斯图尔和泽比纽·扎马洲斯基被荒谬地卷入了与父亲收集的邮票有关的阴谋中。然而与《蓝白红三部曲之白》类似,《十诫》又确实是一部黑色喜剧,讽刺性地展现了波兰社会如何在一个更赤裸、贪婪、腐败的时代来临之时化为灰烬。

九十年代初遇到基氏时,我就震惊于他对波兰旧体制的厌恶之深。他告诉我,没有任何讽刺之意,整一代共产主义者都必须为了国家的复兴而牺牲,也是为了民族精神。《十诫》最初面对的群体是波兰观众,它显然是一个比我们西方观众最初想象的要更具挑衅性以及激进的宣言。尽管基氏对过去“唯物主义”的波兰感到厌恶,但他通常否认对十诫题材的选择带有任何宗教意味。

《十诫》剧照

也许这是不尽实的。基氏借用摩西的石板与戒律,对新旧波兰的存在提出了质疑。我们为何存在?我们为何承受苦难?什么带给我们快乐或痛苦?在面对一个充满残酷的世界时,我们如何对彼此善良?大多数现代电影不会费心去问这些问题,除非是用一些传统的方式。但是基氏悲情却又明晰的《十诫》——本世纪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同时也是一曲有关心理与精神的史诗,直面着时代的一切:黑暗、美丽、混乱、困惑、悲剧以及精神。这一切同样也是我们所面对的。观看着《十诫》,我们变成了基氏的地狱、天堂、炼狱的窥探者,无论是私人层面还是公共层面。

原文:

https://www.filmcomment.com/article/long-days-journey-into-night/

编辑:Melinda

导演诞生前

-FIN-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